培养内驱力对初中生至关重要,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。内驱力强的学生具有明确目标,面对困难时更有韧性,能自我激励,持续进步。通过激发内驱力,学生能更好地管理时间,积极参与学习,提高效率,形成良性循环,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。
本期主题为《与孩子一起成长,遇见更好的我们》。
心理学把激励孩子的动机分为:内驱力、外驱力,而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上进的动力,因此唤醒孩子的“内驱力”,让他们学会自己鞭策自己,自己努力上进才是教育的根本。
作为家长,那我们怎么来培养孩子们的内驱力呢?周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讲解:
一、用心陪伴,培养出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孩子
总有人说不辅导孩子作业就母慈子孝,一辅导孩子作业鸡飞狗跳,可实际上,陪孩子写作业拼的并不是父母的能力问题,而是父母的耐心。谁的耐心多,谁家的孩子就更愿意自主学习,学习的后劲儿也更大。所以呀,面对孩子学习方面,我们究竟该如何来陪伴孩子呢?
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无法重来,所以,无论多忙,抽出时间用心陪伴孩子成长,不断提升自己,紧跟孩子的成长步伐,做好引领者的角色,让他们在关爱与理解中茁壮成长。
二、建立和谐亲子关系
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得森认为情绪会影响人们的行为。当孩子处于愤怒状态时,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;而当孩子感到愉悦时,思维更敏捷,注意力更集中,学习效率会更高。所以,我们要想让孩子主动学习、高效学习,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带着好心情去学习。
三、孩子不想学—换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
北京大学统计数据显示,该校每届新生中约有30%的人会产生厌学情绪。很多父母知道这个情况后十分不解:学霸怎么可能厌学呢?教育专家却说,厌学与成绩好坏无关,而是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。一旦孩子产生厌学情绪,就会抗拒与学习相关的很多事情,包括写作业。那么当孩子厌学、不想写作业时我们该如何做呢?
四、孩子学得慢—用好方法教他提高速度
时间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公平的,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,谁的紧迫感更强,谁的学习效率就更高,收获的知识果实也更丰硕。心理学家认为,“截止时间效应法”对于强化孩子学习时的紧迫感十分有效。
五、孩子学习没条理—教会孩子自主安排学习任务
面对学习没有条理的孩子,列好作业清单后合理安排时间完成时非常必要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可以把作业分为三个等级:第一级,重要作业,即巩固课堂知识的作业;第二级,次要作业,即预习和积累的作业;第三,一般作业,即超前学习、自我提升的作业。作业分级以后,我们按照先易后难让孩子容易完成作业。
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,让孩子高效地学习,启动孩子的内驱力,让孩子在学习成长中提高决断力、幸福力和创造力,需要家长们在教育中进行思考。愿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,共同合作,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。
来源:学生发展指导中心
初审:赵琰
复审:肖艳
终审:任俊卿
关注微信公众号